立體組合電廠
智慧能源城市的未來
【立體組合電廠的故事】 從一顆小電池出發的智慧能源城市
很久以前,人們對電的依賴越來越重,城市需要的不只是電力,而是穩定、持續、彈性、可調控的智慧能源。這個時候,一群工程師發明了一個被稱為 PASG 功率放大自循環發電機 的模組。他們的夢想是:打造一座像自動倉儲一樣的電廠,讓每個「儲位」不放商品,而是放一顆「能自己發電又能儲電」的智慧能源單元。


150+
15
技術創新
投資機會
立體組合電廠
穩定、持續、彈性、可調控的智慧能源, 立體組合電廠,創新能源解決方案。


模組化的能源積木
這種叫做 PASG 的電力模組,就像一塊積木,可以組合、堆疊、插拔。每個模組包含五個部件:
發電模組(Generator Module):是能自行啟動、不需外力持續運轉的小型電廠(30kW)
儲電模組(Battery Module):將多餘電儲存起來,尖峰時釋放
控制模組(Control Module):讓每一顆模組都能像小腦袋一樣思考,接收指令、傳送訊號
接頭模組(Interface Module):就像插座與線材,讓模組之間互通電力與資訊
底座模組(Frame Base):設有滑輪、導軌與對接結構,能像貨架上的物品被快取快放
這些模組,都是為了達到像搭積木一樣快速建廠、像換燈泡一樣簡單維修、像自動倉儲一樣聰明運作的目標而誕生。


一台機器到一座城市的能源塔
當這些模組被放入類似立體倉儲的鋼構樓層,每個「儲位」都安裝一台 PASG,電廠就這樣誕生了。
每一層可以擺 10 台
每一棟可以蓋到 10 層
一棟電塔最高可達 3000kW(3MW)
若擴展到 500 台,能供應 一整座飯店、醫院甚至小型工業區
這些儲位之間有共用母線、通訊總線與散熱設施,每一層都有控制節點來協調這一層的所有模組,並透過雲端監控中心進行全面調度。
自動運轉、會自我修復的智慧電廠
這座立體電廠,不只會發電,它還會「自己檢查自己」。舉例來說:
發電模組如果異常,系統會即時通知中央控制中心
自動倉儲機械手臂會把壞模組搬下來,送到維修區
同時,從備品區拿出新的模組裝上去
完成後,自動更新履歷與維修紀錄,像是醫院的病歷系統一樣
整個流程不需要人手干預,可做到 無人值守、7×24小時不中斷運轉
讓所有電廠串成一張虛擬電網
想像一下,全台灣分布著上千座這種立體組合電廠,若能串起來,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「虛擬電網(VPP)」:
每座電廠像是一個節點
中央系統會根據用電需求自動打開或關閉電廠
發電多的時候,可以賣電給台電或給工業用戶
發電不足時,會自動從別的電廠調電過來
每一筆電力流動都記錄在區塊鏈電力帳本,不可竄改、透明清晰
這就像是讓「很多小水庫」變成「一條智慧水道」,可以調度、分享、交易。


投資人與綠電的雙贏模式
這個系統,不只是技術上的創新,更是一個吸引投資人參與的財務創新:
投資人可以出資買下一部分模組
前 10 年固定領息(像綠能債券)
後 20 年參與售電利潤(像股東分紅)
可區塊鏈化,變成數位能源股權憑證,可轉讓、交易、抵押
這種投資模式,既穩定又具有長期收益,完全符合 基礎建設型資產 的金融邏輯。


這個發明的核心價值
這項發明——立體組合式電廠,是從一台模組化自循環發電機開始,延伸出來的:
模組設計:可快速維修、彈性配置
立體結構:高密度佈建、節省土地
自動倉儲運作:減少人力、提高效率
虛擬電網串接:擴大效能、參與綠能交易
智慧管理平台:遠端控制、AI預測、故障即時處理
用一句話總結:這不只是建一間電廠,而是建構一個像資料中心一樣智慧、像物流系統一樣靈活、像金融產品一樣可投資的下一代綠能基礎建設。
革命性: 功率放大、儲能、自循環 智慧系統發電
革命性: 功率放大、儲能、自循環 智慧系統發電
革命性: 功率放大、儲能、自循環 智慧系統發電
革命性: 功率放大、儲能、自循環 智慧系統發電
智慧能源訂閱服務
加入我們,共創綠色能源未來!